首页 在线股票配资 炒股配资首选 配资炒股首选
你的位置:在线股票配资_炒股配资首选_配资炒股首选 > 在线股票配资 >
热点资讯
相关资讯
在线股票配资

来河源食茶!客家茶文化你知道多少?

发布日期:2024-01-29 14:58    点击次数:73

河源是名符其实的“客家古邑”,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,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客家人擅长耕茶,喜爱喝茶。他们长期在比较闭塞的山区茶叶生产和生活中,把中原主流文化与岭南山地文化充分交融,形成擂茶、采茶戏以及采茶歌舞等富有特色的客家山地茶文化,其主要特征有“三性”,即:封闭性、适地性和自乐性。

封闭性

文化的传播往往与地理位置有关。客家人多居于山区,难与外界交流,且与本地土客矛盾重重,这也就造成了客家茶文化的“封闭性”,使其能与其他茶文化很好地区分开来。因此,古代饮茶法的活化石—客家擂茶也自然而然得到很好的保留。

如今,河源紫金、连平等县一直保留着食用擂茶的习惯。擂者,研磨也。当地擂茶品种繁多,多就地取材,常选用嫩茶叶、鸡头刺叶、艾草、九层塔、花生、芝麻等原料研磨滤渣,冲煮而成。擂茶具有生津止渴、清凉解暑的功效,既是日常主食,又是待客茶饮,在客家祠堂或小院内做擂茶是客家人普遍隆重待客礼节。

适地性

在历史上,客家人经历过无数次的迁徙,走走停停,停停走走。无论风雨归途,还是跋涉歇脚,默默矗立在人迹罕至山野间的茶亭总是给他们带来无限的慰藉。生活稳定之后,客家人未敢忘记来时路,纷纷修建茶亭,来为商旅行人和田野劳作者提供遮风挡雨、休憩纳凉的一方场所。

在紫金县城附近的黄花古道上,有一座茶亭,名曰“仁风亭”。它只有南北两个拱门相通,南门直通紫金县城,门额题有“永惠门”三字,北门则可通黄花村,可至散滩和东源县的康禾、黄村等地以及龙川县佗城。关于仁风亭,《紫金文史专辑》这样记载:“亭内有陈九兴堂赐茶,空气对流,十分凉快,由北来的人,长途跋涉,由南来的人,经过几里上山石道,在此稍歇,饮盅山茶,可消倦意。”

除了茶亭文化,“老茶文化”(有存放老绿茶的习惯)和喜爱饮用高火“炒米香”绿茶的习俗也是山地茶文化“适地性”的具体表现。

自乐性

茶叶诗歌、文学、客家采茶山歌、茶舞和采茶戏剧等,则是客家茶文化“自乐性”的代表。

客家山歌是扎根在客家地区、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感情、为广大客家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。河源的客家山歌形式丰富,种类繁多,大多是客家男女在“冈头溪尾,肩挑一担,竟日往复”即兴吟唱出来的。其中,采茶歌是最典型、也是传唱最广的客家山歌。茶农一边唱着山歌一边采摘茶叶,为平凡的劳动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。

河源和平、连平两地均有采茶戏。和平采茶戏具有上百年的历史,糅合本地方言、民间音乐和表演等元素逐渐演变形成,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题材,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。连平采茶戏多以旦、生、丑三角色表演,表现语言以客家方言演唱(随着社会发展也有普通话演唱形式)为主,无论在人物安排、情节设计或语言运用上,都很注意突出活泼欢快风趣的喜剧特色,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轻松活泼、淳朴幽默的喜剧风格。

此外,客家茶文化也与儒家文化多有相似之处。客家人喝茶讲究茶道、规矩,强调“坐相”与“吃相”。喝茶时速度应不紧不慢,姿态从容优雅。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,客人无论来自何方,客家人都会沏好茶水,热情招待,使客人感到亲切温暖。

【记者】欧晓嫦
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 南方+





Powered by 在线股票配资_炒股配资首选_配资炒股首选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站群 © 2014-2024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